您现在的位置是:数学解题技巧 >>正文
中国铁建承建世界杯主赛场,央企迈上世界基建主流舞台|世界杯财经观察系列
数学解题技巧412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随着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如火如荼的展开,中国的另一支“国家队”——央企,低调地完成着一件又一件大事。央企代表的中国建设走在世界前列,让世界看到了更多中国建设的成果,球场上随处可见的“Made ...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琪 徐芸茜 北京报道
随着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如火如荼的舞台展开,中国的中国主流另一支“国家队”——央企,低调地完成着一件又一件大事。铁建央企代表的承建察系中国建设走在世界前列,让世界看到了更多中国建设的世界赛场世界世界成果,球场上随处可见的杯主杯财“Made in China”分外引人注目。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央企中国铁建、中国海油、中国船舶、中国石化等多个央企都有参与本届世界杯的建设工作,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央企的实力。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央企积极参与世界杯建设工作,对于央企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标志着央企已步入世界基建市场的主流舞台,有助于接下来继续开拓世界基建市场高端领域这一发展方向。”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特别是存在人为重构国际产业链布局与供应链保障网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中国技术、中国标准的全面国际化出海战略进入新阶段,中国式产业链集群将有可能成为世界经济合作新基石。”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中国铁建耗时近6年承建主赛场
北京时间11月22日晚,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C组赛事正式打响。在可容纳9.2万名观众的卢塞尔体育场,由梅西率领的阿根廷队与沙特阿拉伯队上演遭遇战。这座由中企承建的体育场,也完成了自己在本届世界杯上的“首秀”。
被形象地称作“大金碗”的卢塞尔体育场,位于卡塔尔首都多哈以北15公里处。作为卡塔尔世界杯的主体育场也是最大的体育场,这里不仅举办小组赛,还有半决赛、决赛、闭幕式等重磅赛事和活动,届时将见证大力神杯捧起的巅峰时刻。
据悉,2016年11月21日开工,2021年9月30日主体工程完工,这座主体工程建设耗时1774天的卢塞尔体育场,是由中国铁建以总承包身份承建的,面积达19.5万平方米,可容纳80000人同时观赛,是按照国际足联最高标准设计建造,可同时满足国际足联标准、欧美规范和卡塔尔当地规范。
从设计到施工到竣工,在中国铁建的精密建设下,卢塞尔球场成为目前全球最大跨度双层索网屋面单体建筑,和全球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设计标准最高、技术最先进、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世界杯主场馆。在本届世界杯中,卢塞尔球场将承担包括决赛在内的10场比赛,闭幕式也在该场馆举行,是所有球场中,承担比赛任务最多的一座。
卡塔尔世界杯形象大使、阿曼球星阿尔·哈布西曾公开表示:“卢塞尔球场是按照最高标准建造的,它是卡塔尔、中东和阿拉伯地区人民的骄傲!”作为本届世界杯的主赛场,同时也是中国企业首次城建的世界杯主场馆,卢塞尔体育场一经交付便成为了世界级“网红”,受到当地人民的广泛喜爱。
然而,在全世界感叹于卢塞尔体育场宏伟建筑的背后,看不到的是中国铁建从设计到施工全方面的统筹考虑,和工作人员遇到问题时积极克服的坚韧态度。
据了解,卢塞尔球场从设计到施工,中国提供了全产业链的方案。中国铁建卢塞尔球场项目经理刘大伟说:“中国企业提供了全产业链的中国方案、中国产品和中国技术。中国铁建当好产业链链长,联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精工钢构、巨力索具、北京建工等多家中国企业共同参与项目设计与建设,使中国制造在建筑工程的本届世界杯中大显身手。”
“卡塔尔的夏季非常炎热,甚至最高气温直逼50摄氏度,在不耽误建设进度的前提下克服天气影响还是很难的。”一位曾参与过卢塞尔体育场建设的工作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温度差异是他们很难适应的难题。但尽管如此,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在恶劣的气候下依旧能保障超大型钢结构施工误差控制在3毫米之内,达到世界最高等级施工精度控制标准。“虽然主体工程完工耗时1774天,但施工时间将近6年。现在打开直播每每看到球场,我和我的家人都为我能参与卢塞尔体育场建设而感到骄傲。”上述工作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产业经济投资专家、高级经济师邓之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卢塞尔体育场是卡塔尔世界杯的主体育场,也是卡塔尔最大、最先进的体育场,这座聚焦了无数目光与关注的体育场,是首次由中国企业设计施工总包承建的世界杯主场馆,打破了欧美国家在行业的垄断地位,获得了国际高度认可,证明了中国企业的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中国建设已走在世界前列。”
央企“中国建造”助力世界杯
除了中国铁建以总承包身份承建卢塞尔体育场之外,中国海油、中国船舶、中国石化等多个央企也都参与了本届世界杯的建设工作,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央企的实力。
2021年9月29日,中国海油与卡塔尔石油公司通过视频新签署为期15年、350万吨/年的长期液化天然气(LNG)购销协议。该协议是当时国内企业签署的年合同量最高的长期LNG购销协议,对及时补充国内用气缺口、满足国内用气需求意义重大。2020年4月,中国船舶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订了首批LNG船建造项目协议,总金额超200亿元,为中国船企签订的最大造船出口合同。
2021年3月22日,中国石化和卡塔尔石油公司签署了200万吨/年液化天然气(LNG)长期购销协议。从2022年起,卡塔尔石油公司将向中国石化每年供应200万吨LNG,为期10年。该协议是中国石化与卡塔尔石油公司签署的历史首次LNG长期协议。
此外,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当天,中国石化还与卡塔尔签订了合作协议。11月21日,中国石化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署了为期27年的液化LNG长期购销协议,卡塔尔能源公司将每年向中国石化供应400万吨LNG,这是有史以来为期最长的LNG购销协议。该协议是双方就卡塔尔北方气田扩能项目开展一体化合作的重要部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柏文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央企‘中国建造’助力世界杯,对于世界杯而言既是其基础设施的品质保障,也能保证其有效控制工期与成本以确保更好的服务世界杯赛事,反过来也有利于展示和塑造中国建造的实力与品牌形象,提升中国建造的全球影响力。央企积极参与世界杯建设工作,对于央企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标志着央企已步入世界基建市场的主流舞台,有助于接下来继续开拓世界基建市场高端领域这一发展方向。”
“包括本次世界杯建设在内,近年来中国央企开创出独树一帜的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出海的三全模式,尤其是在海外建设项目方面探索出一条深刻的产业链集群出海模式创新。”陈佳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特别是存在人为重构国际产业链布局与供应链保障网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中国技术、中国标准的全面国际化出海战略进入新的阶段,中国式产业链集群将有可能成为世界经济合作新基石。”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Tags:
相关文章
前7个月排名前10家企业产煤13.3亿吨
数学解题技巧据中国煤冰财富协会统计与疑息部数据,1月至7月,排名前10家企业原煤产量开计为13.3亿吨,同比删减1亿吨,占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的52%。详细情景为:国家能源总体原煤产量为35009万吨,同比删减7 ...
【数学解题技巧】
阅读更多阿石推比正在找老本、找矿产突破策略止开工做专题团聚团聚团聚上夸大:摸浑下风成同族底 有序拷打斥天操做 最小大限度发挥老本后劲战效益
数学解题技巧阿石推比正在找老本、找矿产突破策略止开工做专题团聚团聚团聚上夸大摸浑下风成同族底 有序拷打斥天操做最小大限度发挥老本后劲战效益11月7日早,州委副布告、州少阿石推比正在昌主持召开找老本、找矿产突破策略 ...
【数学解题技巧】
阅读更多教育部揭示:不要过早对于孩子妨碍过强柔韧实习
数学解题技巧远期,教育全副辩公安部、国家消防救济局睁开中小教去世校中培训“牢靠呵护”专项动做,周齐呵护中小教去世培训牢靠。针对于舞蹈、体育等以身段实习为主、较易隐现伤害危害的培训行动,教育部做出校中培训牢靠揭示“ ...
【数学解题技巧】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链接
- 两个钱包”动起来!天津出台新规允许父母提取公积金支持子女购房|快讯
- 国资委发布16户央企32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涉及中国航油、中国铁路、中国保利等
- 最多可减6个月!央企带头减免房租,这些企业可率先受益
- 国务院常务会再提稳物价!记者实探北京菜市场:CPI为何4月重回“2时代”?
-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比上年增长34.6%,基金支出连续五年增长|快讯
- 超预期!5月工业数据由负转正|快讯
- 乡村产业迎来利好!大豆油料将获金融支持,央行出台23条举措助力乡村振兴
- 从“拉不满”到“货等船”!上海港出口报关量日均增长超50%
- 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国资委将进一步加大央企合规管理推进力度
- 发改委重拳整治煤炭价格指数市场乱象,责令严重违规企业限期整改
- 煤炭进口零关税!五一开始至明年3月底|快讯
- 又一个万亿级赛道!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出台,利好哪些企业?
- 超八成环保个股上涨,中国天楹周内涨幅近23%,政策暖风下环保企业加紧布局新能源「环保周评榜」
- 国企改革百米冲刺!稀土行业整合优势资源,北方稀土两家控股子公司吸收合并
- 超九成环保个股上行,*ST美尚涨超50%,行业春天要来了?「环保周评榜」
- 同比增长37.7%!前5月西部陆海新通道发送货物31万标准箱|快讯
- 环保板块再迎政策暖风!钱江水利获四连板,北清环能大举并购山东方福「环保周评榜」
- 贵广线列车D2809撞上泥石流脱线!目前1死8伤,救援已经开展|快讯
- 叫停大数据杀熟、流量造假,网信办“清朗”行动剑指网络黑产
- 多批蔬菜大米支援上海!国家发改委强调畅通好“最后一百米”物资配送|快讯
- 鲜菜价格降了!5月CPI同比上涨2.1%,环比由升转降|快讯
- 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原司长李兵弟:城乡地产收入相差10倍以上,应完善城乡融通的国家住房制度体系
- 朱民:中美利差倒挂无需担忧,我国货币政策仍然充足|快讯
- 定了!2022年养老金上调4%|快讯
- 国铁集团去年“经营结果好于预期”:疫情下同比减亏56亿元,负债率低于全国央企平均水平
- 调整核心业务,布局垃圾焚烧发电,连亏三年的中环装备能否扭转颓势?
- 又一个万亿市场!新型储能迎来顶层设计,2030年将全面市场化
- 成品油价格上调!4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每吨分别提高205元和200元|快讯
- 未来碳中和领域投资或超250万亿,当务之急是形成碳价格发现机制「博鳌时间」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明确消毒规范:避免盲目、过度消毒,入户消毒应尽量减少损害|快讯
- 北京单日新增病例重回60+,90%以上曾到访天堂超市酒吧,环球度假区3名员工感染|快讯
- 1650亿元补助资金投向乡村振兴,财政部要求“用好管好”!
- 机器又转起来了!5月经济触底反弹,工业生产率先修复
- GDP同比增长4.8%背后:当前“经济底”已现,更多政策行至路上
- 天津全市大筛报告17管20:1混管阳性,目前已确定4名无症状感染者|快讯
- 疫情下的“五一”消费成绩单:六省销售总额下降,多地外卖订单火爆
- 吴晓求:外部环境变化剧烈,人民币国际化需认准目标|快讯
- 打破央企科技人员薪酬待遇“天花板”!国资委科改在行动,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年底平均达到5%以上
- 疫情下内需回落,4月PMI降至低点,企业预期有望逐步改善
- 一季度进出口增长超10%,疫情阴影下中国外贸为何迎来“开门红”?
- “二师兄”发威,4月CPI重回2时代|快讯
- 刚刚!一季度“成绩单”出来了:GDP同比增长4.8%|快讯
- 新旧能源转型任重道远,氢能万亿市场迎来机遇「博鳌时间」
- 一季度3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7.18万亿元,阶段性优惠政策再延续实施一年|快讯
- 疫情影响全球供应链,外贸订单旺季不旺,专家预测5月经济将有所回暖
- 铁路货运快速回暖!5月发送货物3.4亿吨,创历史新高
- 农资紧俏,中央财政下达200亿元资金补贴农民,相关上市公司利润暴涨
- 石化行业如何通过减碳大考?白皮书:成于先立后破,技术创新应用有待推进
- 水利板块迎来利好,一季度投资增长35%,国统股份实现五天五板「环保周评榜」
- 环保龙头整体下行,凯美特气得益氖气价格上涨受追捧,中材节能受利好政策涨停「环保周评榜」
- 聚焦融资难困局,解中小企业“燃眉之急”!国资委开出七大纾困处方
- 央企军工重组再添一例!中航电子489亿元吸收合并中航机电
- 超过10个千万级人口大城市已实现核酸检测常态化 卫健委:不会对所有城市“一刀切”
- 疫情下4月经济数据出现回落,统计局:影响是短期的!
- 一季度GDP或增长5%以上,稳投资、扶企纾困仍是重点
- 为子公司运作留足空间!国资委要求央企集团对子企业合理授权放权
- RCEP推动全球数字贸易发展,亟待建立全球统一的贸易规则|快讯
- 机器人行业融资热情不减,前两月融资总额已超百亿
- 超预期反弹!5月进出口增速回升至9.6%,外贸回暖“拐点”已至?
- 全国统一大市场下的双碳机遇:建立统一规则,融合是必然路径「博鳌时间」
- 大项目密集开工!固定资产投资前4月同比增长6.8%|快讯
- 环保板块近九成个股下行,多只新股走势疲软,恒誉环保成科创板首家*ST公司「环保周评榜」
- 时隔10年中信重工营收重回70亿,新能源装备营收增长138%
- 水利板块迎来利好,全年可完成投资约8000亿,国统股份连续两天涨停「环保周评榜」
- 允许父母提取公积金支持子女购房,能拯救低迷五年的天津楼市吗?
- 人民币迈入6.8时代,外贸企业“躺赢”背后,更希望汇率稳定
- 菜价上涨推涨3月CPI,剪刀差连续5个月缩窄
- 周内超七成环保个股上行,*ST美尚月内涨幅达138.17%,绿茵生态四天四板「环保周评榜」
- 商场人流稀少、饭店生意不佳!各地促消费措施排队来了
- 铁路建设提速!一季度超额完成投资任务
- 繁忙港口再现:5月重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4.2%,宁波港创历史新高
- 制造业回暖“鸭”先知:可达鸭火爆全网,代工工厂连夜赶工
- 全球通胀已至,中国能不能独善其身?博鳌声音:中国经济仍充满韧性「博鳌时间」
- 建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制度,这些行业充当其中!|快讯
- 黄益平:建议加大稳增长政策力度|快讯
- 养猪企业终于要挣钱了!猪肉价格连续10周回升,下一步或现震荡上涨
- 超预期!3月PPI同比上涨8.3%
- 煤炭市场新规来了!发改委要求“中长协”需明确价格水平,防止煤价暴涨暴跌
- 3月CPI同比上涨1.5%,鲜菜价格上涨17.2%
- 当大学生涯遭遇疫情:这三年的青春与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