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解救”煤炭价格,会开始新一轮涨价吗?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随着新一轮强冷空气来袭,暴雪、解救寒潮、冷空大风使得多地气温断崖式下跌,气煤一直疲软的开始煤炭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自11月22日起,新轮港口动力煤报价出现了反弹上涨,5000大卡从805元/吨涨至820元/吨,5500大卡从930元/吨到950元/吨,自此拉开涨价序幕。
事实上,在此之前的10月份,中国进口动力煤2649万吨,同比增长19.01%;2023年1—10月累计进口动力煤2.87亿吨,同比增加1.18亿吨,增长69.91%。充足的供应持续到11月份,环渤海港口煤炭库存2800万吨以上,大秦铁路日运量128万吨以上天数均高达19天,而暖冬预期也使得市场活跃度下降。种种因素叠加,导致沿海煤炭价格阴跌不止。
对此,上海钢联煤焦事业部煤炭分析师张雯雯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当下煤炭产地日产量处于高位水平,电厂库存超过2亿吨,创历史新高,尽管天气变冷电厂对动力煤需求增加,但是总体供给充沛,因此上涨空间或有限。
展望2024年,经济增长韧性支撑用电需求,对煤炭或依然形成利好。中金宏观预计,明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约为5.5%,对应的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1.11,较今年的1.06有所回升。预计明年用电弹性系数较高的第二产业或将相对受益,从而提升GDP的能耗强度。非电用煤消费也将得到一定支撑。
煤炭价格有所上涨
煤炭“看天吃饭”,在冷空气之下,近期动力煤价格先跌后涨。
随着冬季的深入,冷空气活动开始频繁。虽然本轮寒潮主力偏东偏北,降温剧烈的主要在东北和山东,但华北和长江中下游也有明显影响。25日早晨,最低气温0℃线已到达江苏中南部、安徽北部至河南南部、陕西南部一带。据中央气象台预测,11月底,一股较强冷空气将继续影响我国中东部。
在这一背景下,取暖用电增加,电厂煤耗存在进一步增加的可能。
不过,在煤炭产地,需求并未随着价格波动而大幅变化。在鄂尔多斯,煤矿销售并没有大幅增长,总体平稳为主,少数终端企业刚需性补库,市场户多在观望,因此,高卡煤出货较弱,部分矿存煤在快速积累;在榆林,随着价格上升,储备预期增强,一些洗煤厂、贸易商以及民用块客户采购量小幅增加,需求有所改善;不过,煤矿销售总体不温不火,个别煤矿因为完成本月生产计划,已经停车检修。而云南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则表示,今年1月份至10月份,公司自产原煤累计完成831.49万吨,同比增长4.87%。公司坚持多措并举确保手中有“货”,全力以赴增产保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原煤产量约为3.89亿吨,同比增长3.8%,煤矿开工率维持高位。
在中游,由于煤炭价格稳中有升,一些下游出现抄底心理,采购询货有所增多,部分贸易商挺价的情绪受到提振。不过,也有贸易商反映,中下游库存持续高位运行,预计价格回弹持续性不高,有可能会随着需求,以及天气回暖后价格再次下滑。
在港口,中国煤炭资源网数据显示,近期终端派船尚可,预到船舶、在港船舶均有提升,北方港口库存有所下降,但整体仍运行于2800万吨以上,集港货源的稳定与高位库存,将继续压制市场价格。
“临近年底,终端采购业务基本进入尾声,加上港口货源的稳定库存,下游需求有限,价格上涨缺乏有利支撑,上涨力度和持续力均有限。”一位煤炭分析师对本报记者表示。
首创证券研报则认为,在需求方面,新一轮冷空气本周来袭,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将走低,居民用电、供暖需求增加,动力煤需求有望继续增加。在库存方面,随着气温下降、下游需求增加,带动拉运增加,本周港口库存有所减少,但当前北方港口煤库存相较于历史同期仍处在较高水平,煤价也处于高位,库存的继续消化有望对当前的煤价形成重要支撑。
总体供需两旺
事实上,为了保障用煤安全,铁路运煤主要通道也加大基础保障力度,持续提升煤炭运力。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透露,前三季度,国家铁路发送电煤11.35亿吨;截至9月底,全国371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可耗天数保持在37天以上。充足的煤炭库存能够有效应对时段性、阶段性的供需波动,短期煤价上方阻力偏强。
整体来看,虽然冷空气活动频繁,但气温偏暖格局未改,华龙证券研报认为,下游方面,当前终端日耗维持,存煤水平仍偏高,采购以刚需为主,冷空气的强度和可持续性不足以拉动需求大范围释放,在各环节高库存的背景下,去库存仍需一段时间。
“单纯从煤炭供给与终端需求的平衡来看,2023年供应增速慢于需求,但电厂的库存处于高位,长协供给有保障,补库的动力较弱,煤价支撑因而大幅减弱。时隔两年,我们看到价格中枢重回1000元/吨下方。”中金研报显示。
不过,总体来看,2023年国内动力煤市场供需两旺。
中金研报显示,需求端,经济重启提振电力消费,尽管风光发电保持高增,但上半年水电出力疲软造成的缺口仍有赖火电弥补,2023年煤电份额或与去年基本持平,预计2023年全年动力煤消费量增速或将达6%。在供给端,国内原煤产量保持高增,预计全年日均原煤产量可达1270万吨。进口资源较为充裕,海外煤价大幅下滑后进口窗口利润打开,预计全年煤及褐煤增速进口量可达4.6亿吨,增速57%。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深海探索)
-
上周终以去,随着心岸能源煤价钱跌破收改委限价区间下限,中间商业商库存压力有所缓解。华北地域北上推销自动,少三角地域也有确定需供释放,北港价钱有所企稳。但阐收去看,反对于煤冰价钱贯勾通接下位的成份逐渐浓 ...[详细]
-
摘要: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6%,环比持平;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7%,环比上涨0.2%。1—10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详细]
-
中国出台“新大气十条”,环境部正面回应“大气污染治理影响经济”论
摘要:在未来5至10年,特别是锚定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的关键期内,《行动计划》确立了蓝天保卫战的基本大方向,为大气污染治理奠定了长效机制,统筹兼顾污染治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协同推 ...[详细]
-
2023年外贸成绩单出炉:出口逆势增长,规模逐季抬升,超3/4企业看好今年形势
摘要:“一个亮点是,2023年我国进出口规模逐季抬升,一季度为9.69万亿元,到二、三、四季度均在10万亿元以上。其中,12月份达到了3.81万亿元,这是月度规模的历史新高。”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发 ...[详细]
-
戴要据业内相闭报道,好国Xcoal 公司比去估量之后齐球煤冰供需的总缺心为9600万吨!同时,该公司子细人借展现,将去假如齐球经济堕进消退,煤冰美满将导致滞胀,而且那对于能源煤产去世的影响将比炼焦煤借 ...[详细]
-
摘要:聚链成群,产业链连成产业集群。围绕在这些龙头企业周围,通过产业链的延伸配套,聚集了一大批中小企业,通过上下游互相配合,光谷打造的光通信全产业链带动了100余家上下游企业发展,产业规模超千亿元。 ...[详细]
-
稳面积增单产“两手抓”!农村工作会议再提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摘要:“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实现销区对产区的资金、人员、技术、装备、医疗、文化等各方面的补偿,不仅能够促进主产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更能缩小粮食主产区和销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促进区域 ...[详细]
-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城市品牌影响力报告课题组发布了《中国城市品牌影响力报告2023)》下称《报告》)。报告选取286个内地地级以上城市及港澳,总共288个城市为样本,从城市文化品牌、城市 ...[详细]
-
浏览揭示:需供圆里,估量部份10月我国炼焦煤需供进一步上降空间不小大,可能会稳中偏偏强9月国内炼焦煤价钱走势先强后强。9月上旬国内炼焦煤价钱总体偏偏强,进进9月中旬后再度企稳上降。数据隐现,9月初,山 ...[详细]
-
摘要:国务院总理李强发表主旨演讲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巩固和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是各方的利益所系和迫切期盼。中国举办链博会,就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