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红利没有消失!总理记者会为就业“开药方”|聚焦2023全国两会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3月13日,红利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消失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记者焦全
记者会上,业聚李强表示,我们将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进一步加大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
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及当下的人口负增长的影响时,李强表示,我们的“人口红利”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形成,发展动力依旧强劲。当然,我们对人口增减可能带来的问题还要做深入的分析研判,积极应对。
“总量庞大,质量渐升是当前人口结构现状,中国经济需要高质量发展,世界经济同样需要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人才做支撑,发展需要庞大的人才资源,人才资源是未来发展的基础。用好庞大的高校毕业生资源,用好庞大的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资源,为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产教研要共同发力。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就业兴,则经济兴,经济兴,则就业兴,经济发展是就业最大的底气。”安徽省劳动学会常务理事汪张明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人才红利正在形成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2022年,我国人口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在此情况下,有人担心人口红利是否即将消失?
“我国人口增长由正转负,有人担心人口红利会不会就此消失,我看没那么简单。人口红利既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李强如此强调。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在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的介绍,我国仍然是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从结构上看,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主要还是大龄劳动力退出劳动力市场、数量下降较快,而青年劳动力数量还是稳中有增。
据了解,我国有近9亿劳动力,每年新增劳动力都超过1500万,人力资源丰富仍然是中国的突出优势。更重要的是,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
因此,李强认为,我们的“人口红利”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形成,发展动力依旧强劲。当然,我们对人口增减可能带来的问题还要做深入的分析研判,积极应对。
对此,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随着我国劳动人口的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水平的提升,因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绝对数量下降、抚养比上升造成的人口结构缺陷将得到有效弥补,从而形成人口和劳动力“以质量换数量”的新的红利机遇期,这便是所谓的“人才红利”。不仅如此,劳动力素质的持续上升,还可以让劳动者的就业参与率增加,就业人口与非就业人口之比会提高,同时也能较好地顺应产业升级大趋势。
“‘人才红利’不是一个新概念,只是在今年中国人口负增长形势下,享受几十年的‘人口红利’被普遍认为正逐渐减弱,未来中国将面临少子化老龄化人口危机,因此‘人才红利’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概念,并将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利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年轻人的受教育程度迅速提高,使得整个人才队伍数量和质量都不断增长。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依托。”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杨国庆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发展经济促就业
据测算,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1662万人,规模是创近年新高,就业总量仍有压力。
李强认为,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路径是发展经济。
在杨国庆看来,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主力劳动力层次与产业结构有关,产业结构越高端,边际产品价值越大,所需主力劳动力越是高端人才,同时与之相配套的各种中低端劳动力均会有相应的就业机会和较好收入。另外,经济发展速度快了,企业有更大的信心投产扩产并招聘员工,劳动者有更大的信心投入人力资本积累,整个社会经济会高效运转起来。
汪张明认为,当前经济环境下,就业问题既有存量压力,也有增量压力,还有结构性矛盾,做好就业这个最大民生仍有挑战性。
“解决就业问题,短期要靠拓岗稳岗,长期靠经济发展。”汪张明指出,拓岗可以在三个方面发力,第一,发挥国有经济的主渠道作用,从发展的角度,开发岗位,合理储备人才,平衡就业与未来发展,腾出更多的就业岗位;第二,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拿出切实可行的鼓励政策和红利,鼓励民营企业吸纳更多的就业者;第三,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引导、促进就业作用,发挥培训机构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形成引、促、培组合拳,优化就业环境,增强就业能力。
李强提出,将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进一步加大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 ·北圆暴雨 北边下温 市场坚持场所时事或者有修正
- ·10月1日起央企将设首席合规官!全面参与重大决策,加强央企合规管理
- ·个人养老金元年: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跑出加速度|2022中国经济年报
- ·解码胡润百富榜十年剧变:马化腾成“前十”唯一元老,地产富豪上榜数占比已腰斩
- ·北港煤价微涨 但反对于不敷 后绝易感应继
- ·10月CPI增长2.1%,猪肉仍是拉涨主因|快讯
- ·三季度就业形势总体稳定,青年失业率连续两月下降
- ·10月CPI增长2.1%,猪肉仍是拉涨主因|快讯
- ·降温规画煤冰冬储延迟 重面心岸煤冰吞吐删速减速 产天煤市或者将迎去一波止情
- ·疫情下9月中小企业服务业PMI重现收缩,全球PMI收缩趋势明确|快讯
- ·解码胡润百富榜十年剧变:马化腾成“前十”唯一元老,地产富豪上榜数占比已腰斩
- ·猪企首份三季报出炉!天邦食品今年以来赚了10个亿,养猪的春天回来了吗?
- ·“乌”煤冰“绿”去世少
- ·受住宿餐饮和建筑业拖累,9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略有下降|快讯
-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倒计时!解码北京四川山西安徽改革成绩单
- ·需求未及预期,生猪价格旺季不旺!上市猪企提速出栏能否带动全年盈利?
- ·陕煤运销总体榆林收卖公司 召开进建贯彻陕西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细神专题宣讲会
- ·铁路新图今起运行 “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快讯
- ·油气运输持续利好船舶制造,前11月重点船舶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09.4%|快讯
- ·外交部:中朝通过友好协商决定重启丹东
- ·市场挨算性缺货征兆亟待改擅
- ·大宗商品下跌继续拖累PPI,11月PPI同比下降1.3%|快讯
- ·玉米价格“节节高”背后:东北主产区产量下滑,下游企业库存降至低点
- ·建筑业指数止跌回升,企业信心恢复,10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企稳|快讯
- ·收改委脱足,多天宽查煤价上涨过快!宽禁"阳阳开同"分中减价,延绝减力稳价保供
- ·“订单减少,空柜快堆到门口了!”全球集装箱空箱突然多了起来
- ·下半月煤冰市场阐收与展看
- ·2022年县域经济竞争力400强完整榜单发布,湖北领衔中部县(市)恢复性增长|快讯
- ·通胀压力警报解除?10月CPI增长2.1%,PPI由升转降
- ·前8月规上企业利润微降,营收同比增长8.4%|快讯
- ·提供扰动偏偏短时候 动煤需供即将季候性走强
- ·9月全国货运保持高位运行,新疆单日装车量连续16次创新高|快讯
- ·“订单减少,空柜快堆到门口了!”全球集装箱空箱突然多了起来
- ·通胀压力警报解除?10月CPI增长2.1%,PPI由升转降
- ·焦钢专弈减轻市场坚持 浓季最后需供进进验证期
- ·生态环境部:稳步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出台,数据造假情节严重将被禁止从业|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