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民声新闻网 > 环境问题
国铁集团去年“经营结果好于预期”:疫情下同比减亏56亿元,负债率低于全国央企平均水平
民声新闻网2025-04-15 17:46:35【环境问题】4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今年一季度,在支持疫情防控大局、大量减少旅客列车开行的情况下,国铁集团实现收入2301亿元,同比增长1.4%,国铁企业经营保持健康平稳运行。“可以说,经营结果好于预期。”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对《华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4月29日,水平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披露了2021年度和2022年一季度财务决算信息。国铁
报告显示,集团经营结果2021年,去年全国国铁集团实现收入11313亿元,同比增加646亿元,增长6.1%;净利润亏损498.5亿元,同比减亏56亿元。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客流总体处于低位运行,客运收入及酒店、旅游等多元经营收入较疫情前大幅减少。
从运输来看,2021年,国家铁路发送旅客25.3亿人次、同比增长16.9%,发送货物37.2亿吨、同比增长4.0%;从建设情况来看,2021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89亿元,投产新线4208公里,其中高铁2168公里。截至2021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5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4万公里。
一个亮点是,2021年末,国铁集团资产负债率为66.33%,较2020年上升0.7个百分点,低于2021年末全国央企平均水平。
而今年一季度,在支持疫情防控大局、大量减少旅客列车开行的情况下,国铁集团实现收入2301亿元,同比增长1.4%,国铁企业经营保持健康平稳运行。“可以说,经营结果好于预期。”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铁路建设保持增长
4月28日,在广州市白云区广湛高铁上行联络线白云湖特大桥施工现场,随着一榀长32.6米、重383吨的箱梁平稳地落在墩台之间,广州铁路枢纽新建广州白云站工程(全线首榀箱梁架设完成,标志着项目建设正式进入箱梁架梁阶段。
在疫情之下,铁路建设仍保持了亮眼的成绩。
2021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89亿元,投产新线4208公里,其中高铁2168公里。截至2021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5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4万公里。铁路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上述负责人向本报记者介绍,由于由于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大规模,建设投资负债仍是铁路负债主要因素。2021年末,国铁集团资产负债率为66.33%,较2020年上升0.7个百分点,低于2021年末全国央企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这与维持简单再生产的经营性负债有着本质的不同,其对应的是优质资产。铁路客货运输、多元经营市场和现金流稳定,具有良好的偿债能力。
“2021年以来,国铁集团深入实施货运增量行动和客运提质计划,努力提高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统筹用好各种融资方式,不断优化债务结构;强化资金集中管理和统筹运用,推动企业降本增效。通过综合施策,铁路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上述负责人表示。
而进入2022年一季度,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5亿元,同比增长3.1%,超额完成季度投资任务;铁路新线投产447公里,其中高铁233公里,铁路建设克服疫情影响持续有力推进。
以货补客好于预期
不过,疫情也给铁路经营带来一定冲击。
数据显示,2021年国铁集团全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减亏56亿元。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客流总体处于低位运行,客运收入及酒店、旅游等多元经营收入较疫情前大幅减少。
上述负责人表示,针对严峻复杂的经营形势,国铁集团坚守盈亏底线目标不动摇,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增收节支双向发力,2021年实现货运收入同比增收337亿元,非运输业务同比增加利润45亿元;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严格以收定支、收支弹挂,千方百计控制成本支出总量,完善铁路行业市场化清算体系,强化经营业绩考核,取得了好于预期的经营结果。
比如,在疫情之下,由于疫情影响客运,铁路精准实施“一日一图”,动态优化客运供给,铁路客运服务品质持续提升,2021年国家铁路发送旅客25.3亿人次,同比增长16.9%,实现年度恢复性增长。
同时,以货补客策略,实施货运增量行动,保障了电煤、化肥、粮食、防疫等国计民生重点物资运输,2021年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7.2亿吨,同比增长4.0%,连续三年保持增长。
进入2022年一季度,铁路货运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9.49亿吨,同比增长2.8%。
铁路改革继续加速
一个成绩是,国铁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全面实施,总体完成率超过80%,大秦铁路公司可转债发行上市和金鹰重工、中铁特货股改上市顺利实施,铁路资产资本化股权化证券化取得新成果。
上述负责人介绍,2021年,西藏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如期开通,实现川藏铁路全线开工;统筹“一带一路”国际国内铁路联通,中老铁路高质量开通运营;聚焦“一带一路”战略通道,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开行数量大幅增长;发挥全路“一盘棋”运输组织优势,电煤等重点物资运输得到有效保障;深入实施复兴号品牌战略,历史性实现复兴号对31个省区市全覆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服务乡村振兴;全力做好防灾、避险、抢险工作,确保了汛期客车安全、干线畅通;优质高效完成了冬奥运输服务保障任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铁路良好形象。
按照计划,2022年后三个季度,国铁集团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推进国铁企业法治化市场化经营,提升客货运输服务品质,改善铁路经营质量效益,全面完成国铁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进一步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持续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很赞哦!(3)
上一篇: 煤冰市场仍具备较强的背上动能
下一篇: 陕西收布告诫书 尺度煤冰企业价钱动做!
站长推荐
友情链接
- 工业园区的低碳“赛道”:多地争建“零碳”试点,示范园区将率先实现碳达峰
- 一个能够让一切企业参加的专利和知识产权交易所,年内将在海南落地
- “两集中”供地火爆引发楼市异动 重庆4月房价涨幅全国居首
- 超20城市排队申请,为何多地发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 严控趁灾情物价大涨!多地驰援郑州,保障物价稳定
- 暴雨推涨大宗商品价格? 发改委再次强化价格调控,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
- 天津二次告别“高考移民”
- 出产记载造假、未批先建等问题凸显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770家企业遭生态环境部批判
- “3060”格局下的新经济版图:上半年经济亮点频现,双碳目标倒逼结构改革
- 奥运“冠军经济”带火中国消费 :冠军同款销售火爆,乒乓球拍成交额增长59%
- 百亿临期食品市场站上风口:资本入场“跑马圈地”,上半年多家企业获融资
- 剪刀差扩大!终端价格跑不赢原材料 ,政策组合拳或在三季度起作用
- 统计局:大宗商品上涨抑制制造业投资,经济向好但风险仍需警惕
- 十年稀有强沙尘暴来袭!北京再现“下土天”,撤销航班37次
- 被低估的环保板块修复行情继续:多股触及涨停,新股超越科技上市当日涨幅118.72%「环保周评榜」
- 各路人马和资金奔赴,还被外交部向全球推介:英豪的城市武汉潜力有多大?
- “碳中和”题材再迎利好!全国碳市场拟于6月底前上线交易,配额预分配已基本完成
- CPI、PPI剪刀差背后:原材料涨价未蔓延至消费端,货币政策仍保持稳健
- 环保税开征三周年之后:低标排放累计减税102.6亿,多地空气质量好转
- 苏伊士运河被堵死的48小时:323万吨油船停留海上,仍有船只不断往里开
- 薇娅李佳琦们注意!七部门联合发文规范直播带货,头部平台面临重点监管
- 暴雨袭击湖北:随州柳林镇被淹,深处水淹及牛脖子,多方赴灾区开展救援
- “疯狂学区房”刹车!两月内近十座热点城市严查学区房炒作,北京已开始退烧
- 8月外贸“满血复活”!圣诞季掘金时刻,有出口企业24小时不停生产
- 吴晓求:货币政策不能急转弯,我国没有呈现恶性通货膨胀
- 如何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专家: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绿色化和智能化
- “一箱难求”东山再起!苏伊士运河拥堵致全球交易一周丢失至少60亿美元,中欧班列获益增加
- 疫情影响减退,客流逐步恢复,京沪高铁上半年净利增长逾四倍!
- “双碳”下环保板块继续跑赢大盘:63只个股上涨,玉禾田等三只股上涨超10%「环保周评榜」
- 7月规上工业成绩单:经济结构改善明显,“洪灾+疫情”致部分指标下滑
- 多图直击暴雨后的河南郑州市区:降雨仍在持续,部分道路积水严重,公共交通尚未恢复
- 一位湖北柳林洪水亲历者口述:凌晨被警报声惊醒,自家超市被淹,被困二楼一夜
- 2025年数据市场规模或达1700亿,推进数字产业规范化迫在眉睫
- 直击郑州地铁五号线现场:进水口已被拦上,倒塌墙体正在抢修
- 中国经济处于“稳增长压力较小窗口期”,专家建议下半年财政、货币政策灵活调整
- 实地探访毕业季北京租房:房源少了租房的多了,毕业生集体喊贵!
- 铁路市场化改革再提速:一个月内两家企业上市,下一个是谁?
- 8月工业景气指数出现回落,实体企业业绩增速超过疫前水平
- 养老金迎来“17连涨”! 2021年退休人员养老金上涨4.5%,1.2亿人将获益
- 环保板块强势跑赢大盘,板块内10股涨停,*ST节能六天五板「环保周评榜」
- “退房令”打响第三枪!再次瞄准央企国企,会影响房价吗?
- 京沪高铁这十年:带动沿线经济大幅增长,蹚出铁路改革新路径
- “史上最强版”人才新政发布 镇江真金白银揽凤入巢
- 上海环交所发布碳排放权交易规则 百万亿碳市场大幕将启
- 由盈转亏!董监高称年报不保真 皖通科技陷入财务造假疑云
- 没有必要惧怕金融敞开!方星海:有手法防备外资大进大出形成股市的不稳定
- 业绩变脸!上市以来首亏25亿,“猪王”温氏股份能否扛过猪周期?
- 环境监管“牙齿锋利”:“十三五”期间环境罚款增长3.1倍,今年将开展四项专项执法活动
- 绿色金融盘活企业碳资产:多地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落地
- 14582万吨!全国夏粮“18连丰”,单产水平连续3年增长
- 千亿级"巨无霸"新央企横空出世!中国西电与国家电网部分子公司重组透露了什么信号?
- PMI飘红背后:小型企业不敢接单,警惕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 中国美妆进入万亿“新黄金时代” 谁是高端美妆零售“破局者”?
- 中国经济“冷艳”开门红:专家猜测一季度GDP同比上涨或达20%
- 鹤壁多村庄被洪水围困:停水断电,农田与养殖场被淹,邻里互助共度难关
- 一日通报两起典型案例!环保部:力争“十四五”时期消除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
- 布局智能化检测,京沪高铁开创多项“国内首次”
- 中美宣布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 将携手加强《巴黎协议》施行
- 贾康:金融立异要反垄断 深化金融范畴变革势在必行|华夏组织投资者年会
- 4月CPI环比微降:猪肉价格连降15周,年内通胀压力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