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决胜收官之年,新一轮改革蓄势待发|2022中国经济年报
张琪/文
2020年启动的收官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终于迎来收官之年。年中国这场影响深远的新轮蓄势改革,为国企和各地经济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年报一笔。而随着2023年的国企改革改革临近,中央企业和各地国有企业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决胜经济答卷。
今年以来,收官国企改革全面覆盖,多点突破,钢铁、军工、稀土等多个领域专业化整合提速,涌现出多个具有代表性的重组和混改案例。
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再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务院国资委多次聚焦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对国资企业改革做出部署和指导。目前,多地各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得到优化。
虽然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近尾声,但改革的脚步并非停歇。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日前表示:“国企改革再次扬帆起航,乘势而上实施新一轮改革行动。”
钢铁重组脱颖而出
今年年初,国务院国资委就确立了2022年国企改革的重点领域是钢铁领域。“2022年国家将稳步推进钢铁等领域的重组整合,在相关领域适时研究组建新的中央企业集团。”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在今年3月表示。
在众多国企改革案例中,全球最大钢铁公司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下称“中国宝武”)在钢铁领域脱颖而出。今年以来,中国宝武多次完成专业化重组,改革进展不断提速。
就在国务院国资委确立钢铁领域为2022年国企改革重点领域的一个月后,新钢股份发布公告称,持有其控股股东新钢集团100%股权的江西国控,与中国宝武签署国有股权无偿划转协议,根据协议,江西国控将向中国宝武无偿划转其持有的新钢集团51%股权,新钢股份实控人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
二者的重组虽是“央地合作”,但同时也是强强联合。新钢集团为江西省最大的国有钢铁企业,据世界钢铁协会的统计,中国宝武2020年的粗钢产量达到1.15亿吨,排名榜首,新钢集团以989万吨的粗钢产量排名全球第46位。
在中国宝武与江西省最大国有钢铁企业合并重组的背后,是中国宝武与多个省份最大钢铁企业重组的“野心”。近几年,中国宝武的扩张规划有目共睹,不断通过重组整合的方式与各大省份的最大钢铁企业重组,扩大公司体量和产能。
2017年,中国宝武提出“亿吨宝武”产能扩张规划;2019年,中国宝武陆续与马钢集团、太钢集团、重庆钢铁和昆钢控股等多家大型钢铁公司合并重组,四家公司分别为安徽省、山西省、重庆市和云南省最大的钢铁企业;2020年,中国宝武托管了同为央企的中钢集团;2021年7月,中国宝武再次宣布拟战略重组山东省国企山钢集团。
然而,已经问鼎全球最大钢铁公司的中国宝武并未停止重组扩张的脚步。在万众瞩目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最后一个月,中国宝武再次开启重磅重组。
12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宝与中国中钢实施重组,中国中钢整体划入中国宝武,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重组后,中央企业由98家调整为97家。同时,一起划入中国宝武的,还有中钢集团旗下的12加上市公司,包括包钢股份、马钢股份、八一钢铁等。
“钢铁行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及未来几年仍将是钢铁行业整合重组的窗口期。”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从中国宝武整合中钢集团来看,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已由产能整合向产业链整合发展。”
2016年,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实施联合重组,中国宝武应运而生,彼时还只是一家“背靠大树”并无多大存在感的国资企业。五年之后,在经历了多次专业化整合重组之后的中国宝武,已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钢铁领域的佼佼者。
然而,中国宝武只是我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一个缩影。在国企改革的收官之年,钢铁、军工、稀土等多个领域积极开展了专业化整合,国资央企用具体行动彰显使命担当。
混改驶入快车道
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专业化重组整合是央企改革的主要方式,混改上市则是地方国企改革的主要方式。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更深层次的混改项目大量涌现,国企资产证券化、上市等大动作不断。
混改作为今年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年初便受到国资委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国资委2月份发文表示,2022年将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出台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目录,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新产业、新业态领域推进增量混改。北京产权交易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实施混改,募集社会资本87.52亿元,同比增长58.06%。
今年以来,多个省份出台混改方案,地方国企混改驶入快车道。黑龙江省国资委出台《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全面深化加快推进全省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重庆市属国企混改企业总量和占比明显增长,新完成了5个集团公司和200余户子企业混改,引入社会资本超700亿元。此外,江苏省、广东省、河北省、辽宁省等地均表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今年的主要工作。
通过国企混改,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翁杰明在今年6月表示,2013年以来,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引入各类社会资本超过2.5万亿元,目前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分别超过了70%和54%,一大批企业以混促改,完善公司治理,提高规范运作水平,深度转换机制,活力和效力显著提高。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范世乾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国企混改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入的重大战略举措,必将推动我国国有企业改善治理状态,更加高效有活力。”
混改即“混”资本、“改”机制,显然,混合资本并且改善机制是寻求上市的目的,借力资本市场是国企改革的重要招式。国资委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中央企业向控股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24宗,涉及资产金额2653亿元。国资系统共有38户企业在主板上市,51户企业在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实现直接融资2574亿元。
同时,在混改过程中,国资委支持鼓励上市公司与头部企业全方位对标。翁杰明在9月份召开的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补短板强弱项专题推进会上表示,国资委将继续大力推动国有股东持股比例高于50%的上市公司引入持股5%及以上的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支持积极股东提名董事人选参与上市公司决策。鼓励央企之间、央地之间通过认购股份、换股等多种方式作为积极股东参与完善公司治理。推动上市公司成为市场化经营机制的先锋表率。凡是三年行动要求的市场化机制改革任务,上市公司应率先高质量完成。支持鼓励上市公司与同行业头部企业在业绩、效率等方面全方位对标、针对性赶超。
当下,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即将落下帷幕,多地各项改革任务已全面完成。回首这三年,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再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务院国资委多次聚焦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对国资企业改革做出部署和指导。
然而,国企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倒计时。国资委党委在近日召开会议上强调,要乘势而上实施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长效化制度化,深化分类改革,在新的起点上把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人物专访)
-
7月14日,兖矿能源总体股份有限公司(兖矿能源,600188)报告布告称,公司估量2022年上半年真现净利润180亿元,同比删减198%;扣非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删减190%,均创同期历史新下。兖矿 ...[详细]
-
“格力良多货压正在经销商身上,可则收卖额不会那末下。经销商被压良多货卖不出往。”随着2013年中报出炉,董明珠正式收受格力电器(000651.SZ)又走过了一个年龄。那一年,格力电器将事业从800 ...[详细]
-
雾霾天气导致古晨京乡空气传染器周齐脱销,空调企业看准了那一机缘,匹里劈头借“传染”见识小大肆推销、乘隙揽客。不中,业内人士揭示,尽管已经有了能起到空气传染熏染感动的空调产物,但斲丧者购买时不要自觉听 ...[详细]
-
家电维建中 的“李鬼”一背是家电业内一小大顽徐,不但让斲丧者权柄受到益伤,也让企业的声誉很受伤。但据记者查问制访体味,经由历程延绝两年的多部份开做的社会化操持探供,目 前正在北京,家电维建疑息的可疑度 ...[详细]
-
远期,国内能源煤市场总体呈现稳中小幅探涨态势。受国内多天延绝下温及经济稳步复原影响,多天用电背荷再创历史新下。最后耗煤量快捷爬降,浓季需供为能源煤现货价钱提供较强反对于。而中下旬,产天受安监、疫情及强 ...[详细]
-
格力房车空调明相制热展 中间科技保障舒适不雅遨游—万维家电网
当对于种种旅馆、旅馆已经游逐渐厌倦时,愈去愈多的下端不雅遨游者抉择了 “车轮上的家”——房车。它可能随意停泊正在远离皆市的情景中,让不雅遨游者具备一个专属的俭华与舒适空间,自己做可心的饭菜,玩累了便 ...[详细]
-
[万维家电网 上海报道]4月8日,“第两十四届国内制热、空调、供热、透风及食物热冻减工展览会”简称中国制热展)正在上海新国内专览中间昌大开幕。中国中间空调第一品牌格力,往年携旗下的直流变频离心计情绪 ...[详细]
-
苏宁、国好、京东正以线上线下联动模式“悄然”下乡,三四级市场的空调经销商里临转型。不中,空调业“三巨头”格力、好的战海我皆正在力挺其上万家的专卖店收卖系统。空调浓季止已经惠临,墟落市场仍将是2013年 ...[详细]
-
● 产天提供圆里:(1)疫情影响提供。8月下旬匹里劈头,榆林天域疫情管控愈收宽厉,榆阳天域残缺煤厂闭停,神木天域部份煤矿停产停卖,仍可同样艰深产销的煤矿施止产销分足,产量劣先提供少协客户推运,天销老本 ...[详细]
-
为了不“祸从吸吸讲进”,空调厂商纷纭推出空气传染圆里的新品,坚持PM2.5,受到了斲丧者的闭注。讲PM2.5色变不暂前,齐国17个皆市受到PM2.5的“侵略”堕进延绝雾霾,组成小大规模的重度或者宽峻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