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禁止小麦出口无碍中国粮食进出口格局,新麦即将上市价格或出现回落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印度对小麦出口实施临时禁令,回落让全球粮食供应形势一下子紧张起来。印度
作为世界第二大小麦生产国的禁止进出局新将上印度,当地时间5月13日突然宣布禁止小麦出口,小麦而且即刻生效。出口出现禁止的原因是,印度为控制国内市场商品价格上涨,确保国内粮食供应充足。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社数据显示,今年年初以来,全球小麦价格已经上涨超过40%。如此飙升的粮价或将对各国粮食问题造成冲击。
5月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国际粮价不断上涨,但是国内保持了总体平稳。我国粮食生产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库存较为充足。稻谷、小麦两个口粮品种连续多年产大于需,有少量进口主要是品种调剂。
“印度禁止出口小麦对中国粮食安全不构成威胁,我国去年产量1.37亿吨,进口小麦约在1000万吨左右,国内粮食价格稳定。而一般年份我国进口小麦也就在400万吨左右,还有小部分小麦出口。”民革天津市委会三农委员会副主任,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农林事业部总经理支培元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釆访时表示。
而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则对《华夏时报》记者:“短期来看,印度限制小麦出口或引起小麦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使价格有所提升,但长期来看,印度本身出口小麦量相对较少,想通过出口而改变全球小麦供需结构基本不太可能。”
印度为何突然收紧小麦出口?
虽然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小麦生产国,但却并非是小麦出口大国,其所产小麦主要供应国内市场,2021年的出口量仅占全球的3%。
而近期在俄乌冲突影响下,印度小麦出口量出现大幅增长。据印度媒体报道,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印度小麦出口总量为785万吨;2022年4月,印度小麦出口总量达140万吨;而5月已签订的小麦出口协议额更是达到约150万吨。这意味着,不到两个月时间,印度小麦出口量已经接近去年出口总量的四成。
因此,5月13日,印度以保障国内粮食安全为由,宣布即日起禁止小麦出口。
对此,印度外贸总局表示,作出临时禁止小麦出口的决定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印度国内通胀高企,粮食价格上涨明显;二是俄乌冲突导致国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威胁到印度及周边国家的粮食安全。
面对“大粮仓”收紧出口,我国是否会受到牵连?
“从我国国情出发,粮食只能适当进口,不能大量依靠进口。”在支培元看来,印度禁止出口小麦对中国粮食安全不构成威胁。“我国去年产量1.37亿吨,进口小麦约在1000万吨左右,国内粮食价格稳定。而在一般年份,我国进口小麦也就在400万吨左右,还有小部分小麦出口。”
对此,袁帅也持有相同观点。他表示,我国小麦完全能够自给,进口配额仅仅约占国内消费总量的6%-7%,且每年少量进口的一些小麦主要用于品种调剂。国际小麦市场的波动,对国内市场影响是有限的。
事实上,我国小麦产量一直保持缓慢增长态势,2021年小麦产量13695万吨,增产2.0%;小麦单产达到了387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4.6公斤,增长了1.2%。
“中国粮食供给现状是相对充足的,这取决于我国一直对三农的重视,还有对自给自足的政策强化,以及保障落实到位,加之在农业技术领域的不断突破,促使了我们单产产量在持续增加。”袁帅表示。
小麦价格能否一路高涨
随着5月来临,新麦即将上市,小麦价格能否一路走高,备受市场关注。
5月14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消息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近日发布《关于切实做好2022年夏季粮油收购工作的通知》,要求扎实做好2022年小麦、早籼稻、油菜籽等夏季粮油收购工作,确保“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
事实上,今年以来,不仅国际市场小麦价格涨至历史高位,我国小麦价格同样连续走高,直至4月中旬突破了1.70元/斤的价格高位。
“未来影响小麦价格的主要因素还是国内生产供应。”袁帅指出,近日新麦上市,企业库存得以补充,小麦价格出现季节性回落属于正常现象。
事实上,随着新麦的不断上市,市场的重心转移到新麦上后,很多贸易商开始择机出售陈麦。而粮食在收获季时往往会集中上市,这不仅意味着阶段性的供给增加,使得企业有了压价的机会,而且也导致了市场出现阶段性的供大于求现象,从而使小麦价格走低。
“小麦是口粮,从今年国家停止饲料企业参拍临储小麦可以看出,口粮不饲用已是定局。为避免小麦流入饲用,其价格必然要与玉米价格有一定的价差。”因此,在袁帅看来,小麦价格虽然会回落,但新麦上市的价格仍将比往年高。
对此,支培元预测:“通过2021年与2022年价格走势图来看,去年年底与今年年初之间,有一个巨大的跳空缺口,1.45/元-1.50/元之间很可能成为新麦上市的定价区域。”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生活方式)
-
产天煤冰市场远期有所降温,主果疫情对于提供影响逐渐消退,前期涨势较快煤矿纷纭下调报价。但后绝回降时候周期及幅度也不宜下估,小大秦魔难及安监趋宽或者带去确定反对于,非电需供也正正在逐渐转好。据悉,小大秦 ...[详细]
-
摘要:9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933亿元,同比增长4.6%。这个增长高于预期的3%。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3820亿元,增长5.1%。 ...[详细]
-
确保“好收成”变成“好收入”!国家粮食局部署秋粮收购,旺季收购量约2亿吨
摘要:9月20日至21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了全国秋粮收购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今年秋粮收购工作,要求各地结合当地实际,细化实化政策举措,提前做好仓容、资金准备,确保及时把种粮农民“好收成”变成“好 ...[详细]
-
摘要:“工信部着力推进工业母机高质量发展,让我们看到我国在工业与核心技术层面自主创新的决心。也是接下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方向。围绕高端与核心技术产业的自主化攻克、发展以及实现国产替代与自 ...[详细]
-
电厂库存逐渐上涨 疫情致产天运输受限 虽斲丧端耗煤暂处低位 但提供借是呈宽峻场所时事
受远期疫情等影响,国内能源煤主产天煤价稳中上涨,少部份煤矿有增产停产情景,提供趋松。疫情启控汽运不畅,产天部份天域只能地域内行为,煤矿库存删减赫然,特意小大秦线湖东电力机务段疫情后,铁路回车较少,部份 ...[详细]
-
摘要:10月8日,《华夏时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0月11日起,经过提质改造工程,贵广高铁最高时速按300公里运营。 ...[详细]
-
摘要:《华夏时报》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9月26日,新建宁波至广州高铁广州至汕尾段即将开通运营,汕尾站至广州东站、深圳北站最快分别73、70分钟可达,汕尾融入广深地区“一小时”交通圈。 ...[详细]
-
中航电测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9.28%,收购成飞后能否带动业绩回升?
摘要: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73亿元,同比下降7.31%;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下降19.28%;扣非净利润9854.96万元,同比下降14.1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详细]
-
为贯彻降真党中间、国务院、国家收改委战能源局有闭电煤中少协签定如约监督工做要供,远日,祸建能源监管办妄想召开电煤中少协签定如约情景监督工做拷打会。祸建能源监管办、省级收电总体、自力收电企业战省内煤碳斲 ...[详细]
-
国铁集团上半年经营结果好于预期:负债率降至66.17%,客运同比增长133%
摘要:“上半年,国铁集团整体经营结果好于预期,主要得益于经济社会发展回升向好和铁路运输提质增能创效,运输营业收入同比增加1335亿元、增长44.3%,其中客运收入2248亿元、同比增长133%。同时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