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休闲摄影 >>正文
抓好粮食生产收购全力保障能源供应
休闲摄影82人已围观
简介□河北日报记者潘文静《关于保粮食能源安全的十五条政策措施》是扎实稳定全省经济运行“1+20”政策体系中的重要一项。自6月初实施以来,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落实政策措施,从加强粮食安 ...
□河北日报记者潘文静
《关于保粮食能源安全的十五条政策措施》是扎实稳定全省经济运行“1+20”政策体系中的重要一项。
自6月初实施以来,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落实政策措施,生产收购从加强粮食安全保障、全力夯实煤炭供应基础、保障提高电力安全供应保障水平、抓好提高天然气供应能力、粮食全面增强能源储备能力等方面全力保障粮食能源安全,生产收购让市场主体、全力重点群体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包”。保障抓紧秋粮生产抓好夏粮收购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粮食”眼下,生产收购不少果树挂满累累硕果,全力田间大豆、保障玉米、花生等作物也开始成熟。
“政策帮扶及时,防住病虫害,今年玉米就快丰收了!”9月1日,邯郸市魏县回隆镇韩北村农户步学海说。步学海种了34亩玉米,今年先后收到两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合计七百多元。他用这笔钱买了农药化肥,及时防治南方锈病,趁墒追肥,为玉米丰收打好了基础。
《关于保粮食能源安全的十五条政策措施》提出,优化种粮补贴政策,在前期已经发放农资补贴的基础上,及时发放第二批农资补贴,弥补成本上涨带来的种粮收益下降,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
从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有关部门获悉,中央财政下达河北第一批、第二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共16.04亿元,已全部发放至实际种粮农民手中,有效保障了实际种粮农民合理收益和种粮积极性。统筹利用农业生产防灾救灾5.5亿元、小麦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2亿元、重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行动1.24亿元、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2.75亿元等政策资金,一体化支持粮食生产。
8月22日,说起刚刚过去的夏粮收购,邢台市南和区贾宋镇宁营村种粮大户宁永强喜笑颜开:“夏粮产量高,收购价格也高!”
宁永强种了2000亩小麦,全部为优良强筋小麦品种,亩产1200多斤。6月13日,粮企上门收购,一边收、一边称,三四天就完成了收购。宁永强说:“小麦每斤卖了1.6元,远高于国家确定的最低收购价格1.15元。”
抓好夏粮收购。河北研究制定《河北省202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工作方案》,召开全省夏粮收购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夏粮收购工作;准备空仓容160亿斤以上,落实收购资金220亿元,强化夏粮收购各项保障措施,统筹抓好市场化收购。目前,全省夏粮总体呈现产量增、质量好、价格高的特点。截至8月31日,全省已累计收购新小麦91.4亿斤,收购价格每斤比去年高近0.3元,带动了种粮农民丰产增收。
强化保供稳价。河北相继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成品粮油储备及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全省粮食供应保障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配合国家组织政策性粮食拍卖,督促指导各级储备粮承储企业合理安排储备轮换,服从服务于保供稳价需要,发挥储备吞吐调节作用。今年以来,通过省粮食交易中心拍卖投放国家政策性粮食12.1亿斤、地方储备粮11.5亿斤,有效保障了粮食加工企业需求。目前,全省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运行平稳。
保障化肥供应。完成国家及省级化肥储备共90万吨,储备期内化肥储备数量充足、质量良好,储备到期后督促企业将储备化肥投入市场,增加市场供应。完善化肥生产协调专班工作,按照国家部委有关要求,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有关部门组建了化肥生产协调保障工作专班,专班持续与省内重点化肥生产流通企业加强联系,密切关注并协调解决化肥生产运输等问题。
保障电力安全供应提高天然气供应能力
“今天气温高、湿度大,一定要注意设备的各个部位,认真跟踪发热隐患,严防设备‘中暑’!”8月1日,在500千伏沧西变电站设备带电检测现场,国网河北超高压公司电气试验三班副班长刘晓飞仔细叮嘱班组员。他们通过设备测温、隐患排查等措施全面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确保主网重点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
夏季高温持续,用电负荷迅猛增长,电力保供事关群众生产生活。从国网河北电力公司获悉,迎峰度夏期间,各个班组加强密集输电通道、枢纽站线等重要设备特巡特护,497支应急抢修队伍随时待命,确保发生紧急情况第一时间处置。《关于保粮食能源安全的十五条政策措施》提出,从优化提升火电支撑能力、推动电网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新能源重点项目建设、强化电力安全调度等方面提高电力安全供应保障水平。
政策工具箱已经打开,担当作为、狠抓落实方能显效。
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河北加快推动支撑性电源建设,协调保定热电九期、陡河电厂“等容量”替代项目加快建设,积极向国家争取建设规模,在负荷中心、调峰需求迫切的区域再布局大型高效煤电项目,持续提高电力热力保障水平;加快实施煤电灵活性改造、节能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今年以来,已累计完成改造11台、容量419万千瓦,持续提高煤电调节能力和清洁低碳水平。
2022年,全省重点电网建设项目66个,投资208亿元,目前已开工项目54个,完成投资78亿元。其中,建成投运雄东、丰宁抽蓄二期送出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白土窑、张南扩建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核准蔚县、承德北等5个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加快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分解下达农网巩固提升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完成并批复项目可研,正在有序推进,今年确保新建农村电力线路1.2万公里。
9月1日,走进位于唐山曹妃甸区的新天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现场,4个直径近90米、高60.7米的巨大白色罐体矗立海边。几名工人正在焊接作业,火花四溅,机器轰鸣。
新天唐山LNG接收站项目经理司小雷介绍,截至8月底,项目一阶段实际累计进度为90.05%。3#、4#、7#、8#这4座储罐外罐施工、内罐焊接安装已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外罐管道焊接安装和内罐保冷施工;接收站工艺区土建施工已进入收尾阶段;厂前区主体施工完成,二次结构施工基本完成,正进行装饰装修施工。
该项目是目前环渤海地区在建和规划LNG接收站接卸能力最大的项目,建成后将使曹妃甸成为全国LNG接卸能力最大的港口,对提高京津冀地区冬季安保供气能力和管网输气调配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据了解,河北今年预测天然气总需求量203亿立方米,现已全部落实,可满足民生等用气需求。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各项能源保供增供措施逐步落实,能源供给能力持续提升,能够有效保障全省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Tags:
相关文章
焦煤市场:远期稳中偏偏强 远期耽忧尚存
休闲摄影8月下旬以去,钢铁止业景气宇有所上降,钢材价钱震撼反弹,减上果盈益而限产的钢厂逐渐复产,对于煤焦需供上降,煤焦价延绝上涨。焦冰价钱正在9月月朔轮上涨后,第两轮上涨也正在酝酿中,焦煤市场月内先后共履历了 ...
【休闲摄影】
阅读更多厦门市疾控中心带来健康科普 预防运动损伤
休闲摄影厦门日报讯记者 陈莼)过年期间,不少市民制定了运动计划。市疾控中心为大家带来健康科普,提醒大家科学健身预防运动损伤。运动损伤是在进行运动锻炼过程中发生的、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的解剖结构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 ...
【休闲摄影】
阅读更多4月,一批新规开始施行
休闲摄影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题:4月,一批新规开始施行 新华社记者齐琪 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开始试点,托育机构监控录像资料保存期不少于90天,多措并举保护快递用户个人信息……2024年4月, ...
【休闲摄影】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链接
- 政策保驾护航,2022春节消费迎来“开门红”!
- 消费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黄金周叠加“双十一”刺激,粮油食品上涨超10%
- 增长8%?2021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出炉在即,专家预测GDP总值或达110万亿
- 连续3个月提及融资担保,国资委对央企划定红线:总担保规模不超集团总资产的40%
- 煤炭保卫战怎么打:两天8次重磅表态,严防囤货居奇
- 我国县域经济哪家强?“千亿俱乐部”增至38个,昆山江阴突破4000亿
- 政策加码提振环保板块,龙头股伟明环保股价连创新高「环保周评榜」
- 生猪养殖跌破盈亏平衡线,猪肉股却接连上涨,年后会迎来一波上涨行情吗?
- 央企实现首月“开门红”:主要经济指标均两位数增长,2022年国企改革有哪些看点?
- 区域协调发展迎来变局:聚焦特殊地区,实现共同富裕
- 现货连降7轮、期货小幅反弹,焦炭价格未来走势如何?
- 人人争当“卖碳翁”!上海将建区域性个人碳账户,碳普惠减排量对接碳市场
- 安徽为何新增这家国企?两大央企增资,生态环境产业集团来了!
- 去年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大豆产量由增转降,中央一月内三次提及扩种
- “中央一号文件”聚焦粮食生产,扩种大豆迫在眉睫
- 哈尔滨“战风雪”:多条高速封闭,列车晚点,菜价基本平稳
- 钢铁行业如何在“三重阻碍”下实现低碳转型?民进中央建议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 两大千亿龙头合作了!”猪王”“肉王”抱团取暖,牧原股份市值重回3000亿
- 如何应对知识产权“恶意诉讼”?全国人大代表王利平:加大打击,明确法律界定
- 环评“放管服”改革成效卓著:涉及总投资近14万亿,“两高”相关投资额同比下降三成
- 首个碳排放履约周期临近:全国碳市场成交量超1.2亿吨,成交额破50亿
- 周内环保龙头普遍下行,盈峰环境深耕新能源领域,江南水务领涨水务个股「环保周评榜」
- 家禽行业疲软,饲料价格上涨,前三季度圣农发展净利下降79.6%
- 2022第一宗央企重组落定:中国电建和电建集团资产置换,逾270亿地产板块被剥离
- 固废行业进入黄金时代!三聚环保领衔,环保板块强势跑赢大盘「环保周评榜」
- 帮助农民富起来!全国人大代表王填:加强“村企”合作,盘活农村闲置集体资源
- 明年1月1日北京医保定点扩增,养老相关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等将纳入
- 国内消费成绩单来了!疫情下11月份消费增速回落,网上零售额大增逾15%
- 又多“一道红线”!国资委发文严控央企担保,这三种情况严禁
- 订单多起来了!2月PMI超预期,连续4个月站上“荣枯线”
- 猪企的2021年:股价深蹲后触底反弹,下行周期下面临资金考验
- “中段走廊将成为中欧贸易的关键路线”——专访格鲁吉亚驻华大使卡岚第亚
- 最新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出炉!河南省七地上榜
- 拥抱“元宇宙”,潮玩还可以这么玩!
- 地处强市如云的苏南板块,镇江如何跑出“产业强市”路?
- 工业“碳达峰”目标来了!2025年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增加
- 跨省医保痛点渐消:国常会聚焦简化手续,开放门诊直接结算
- “钢铁每吨生产成本涨了130元!”10月PPI创年内新高,何时会下降?
- 龙口:宜居宜游促振兴,美丽乡村再升级
- 数字化转型大潮将至,智能制造行业望长期受益
- 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11.8%:两年同比增速有所回落,多部委密集发声支持中小企业
- 央企搬迁进行中:总部将向新区疏解,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成这两类央企聚集地
- 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已完成,1.5万亿流向哪里?
- 盛剑环境前三季度净利大增76%:成本上升毛利下降,费用“压缩”效果显著
- 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新城区发布!17省入围,粤苏渝占近半壁
- “算法严监管”时代来临:四部委新规剑指平台“大数据杀熟、二选一”
- 六部门发文促RCEP高质量实施!连续5年缩短负面清单,开放步伐再扩大
- 环保板块内5只个股触及涨停,国林科技受多家投资机构关注,飞马国际“摘帽”就收关注函「环保周评榜」
- 老年医疗护理试点来了:北京等15地试水,部分医院将转型护理院
- 环保板块整体走势疲软,“龙头股”平均跌幅超2%,正和生态先涨停后跌停 「环保周评榜」
- 猪周期见底?猪价攀上18元大关,生猪养殖进入盈利通道
- “猪王”温氏股份去年巨亏超130亿!养鸡挣的钱填不上养猪亏的窟窿
- 十八连丰!全国粮产连续7年超1.3万亿斤,玉米增产占全国总量近九成
- 2021城市竞争力榜单来了:“东降中升”,合肥、南昌领跑中部城市群
- CPI重回“1时代”:蔬菜价格上涨,叠加去年低基数
- 旺季不旺!养猪企业整体销量价升量减,未来猪价还会再涨吗?
- 环保龙头走势疲软:浙富控股受累“妖镍”跌幅逾8%,*ST美尚创历史新低「环保周评榜」
- 关税调整了!954项商品实施进口暂定税率,降税“朋友圈”再扩大
- 商票爆雷事件后又遭评级下调,市值蒸发百亿牧原股份回应“能充分应对”
- 从“零的突破”到领跑奖牌榜,冬残奥上的中国速度
- 工业增长搅动三季度地方GDP排名:江苏逼近广东,湖北增速稳居第一
- 开年CPI跌破“1”!猪肉价格同比跌4成!
- 时隔40年土壤修复再迎利好,9只个股涨停,京蓝科技开年涨幅逾60%「环保周评榜」
- 全国百强县排名:前10强长三角占9席,昆山连续7年位列第一
- 俄乌冲突下中乌贸易几近停摆,或致玉米价格上涨,警惕猪价被推涨
- "猪茅"牧原股份去年净利预降超70%,股价却不降反升,进场的17万股民抄到底了吗?
- 前三季度营收大增233.72%,但净利润逐季下滑,北清环能称未来碳减排指标增量可观
- 供暖季来临,大气污染治理如何攻坚?生态环境部:重点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 柴油供应偏紧得到缓解!中石化11月加大供应,预计供应量较前8月增长近50%
- 不搞“一刀切、碳冲锋”,全国政协委员朱建民建议科学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
- 淡季不淡! 纺织行业掀起订单热,可持续制造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 物流央企“巨无霸”来了:整合全国海陆空资源,重塑国内物流格局
- 反垄断加码!国家反垄断局新设三个司,打破超级平台垄断势在必行
- 助力乡村振兴 全国政协委员傅军: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作用
- 环保企业业绩整体转好,启迪环境被疑财务造假评级再下调「环保周评榜」
- 水皮:【谈股论金】回马枪
- 年内行业融资超200亿,“十四五”机器人将驶入“高端化车道”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5万列!通达欧洲23个国家180个城市
- 对拒收现金说“不”! 全国人大代表郭新明建议这样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和金融稳定
- 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发布!苏浙鲁三省包揽60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