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民声新闻网 > 健身与运动
34个都市圈仅8个地区人均GDP超全国!专家:集聚效率不够,县域应成为打通城乡的枢纽
民声新闻网2025-04-15 23:13:13【健身与运动】7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都市圈的人口增长、占比是在不断提高,但是集聚效率不够。30多个都市圈,只有8个地区的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速度。”在论坛上他向包括《华夏时报》在内的媒体表示。
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2019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个都指导意见》,提出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市圈枢纽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仅个集聚自此“都市圈”也成为各大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地区重要抓手之一。根据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全国范围内已经识别出34个都市圈。
不过,都市圈的数量虽然越来越多,但是否真正提升了经济效率呢?近日,在由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主办的“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政策·实践论坛2023”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守英指出,都市圈虽然实现了人口集聚,但城市连接性差、并未提升经济效率。
“都市圈的人口增长、占比是在不断提高,但是集聚效率不够。30多个都市圈,只有8个地区的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速度。”在论坛上他向包括《华夏时报》在内的媒体表示。
聚集的是土地,还是人?
过去40年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提升到2022年的65.2%,增长了47个百分点以上。然而,在刘守英看来,在快速提高的城镇化率背后,存在着城乡中结构失衡的问题:我国形成了城市空间和乡村空间,城乡之间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城市化越快,二者之间差距越大。并且,城乡二分思维还带来了城市和乡村各自的失衡现象。
其中城市方面,行政主导的城市化之下,看起来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都在扩张,实际上省会城市、直辖市土地的城市化扩展快于人口,城市的土地化更快,人口的城市化不足,人口和住宅错配。地级市是土地城市化最严重的地区,原因是人事权、土地指标、规划权、产业发展权、行政权力往地级市集中,实际上造成地级市成为最容易推进土地城市化的一级。但是最后带来的结果就是土地城市化,土地大规模集聚,但是人口没有集聚。
人口的城市化不足带来“半城市化”的问题,一方面,省会城市、特大城市里的很多人居住在城镇地区,但经济层面未城市化,大多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另一方面,大中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应届生、毕业生等新市民、青年人,户籍限制了他们分享城市权利。
此外,城中村也是一个难以逃避的问题。城乡结合部出现双轨城市化,城中村存在灰色的土地市场、就业市场、法外空间,公共服务没有人提供,社会问题非常严重。
“农一代”回流,跨省农民工减少
而在乡村方面,刘守英指出,乡村地区存在“人-地-业-村”系统失衡,导致乡村没有活力。村庄人口流动半径缩减、农一代返乡回流,更倾向于在本地或省内就业;土地碎片化,耕地、宅基地碎片化,产业规模小,没有竞争力;农业生产效率低、村庄数量缩减。
其中,有关“农一代” 返乡回流的问题,发改委发展战略与规划司原副司长周南也关注到了。她在演讲中就全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动趋势给出一系列数字:自2000年以来,我国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从35.5岁上升到2022年的42岁,当前已经比全国职工的平均年龄要高4岁,50岁以上的农民工有8600万人。跨省农民工的比例也是起先逐年上升,在2018年达到高点,约为44%,最近几年有所下降,2022年为41%左右。
对此,她提出,要关注两个群体:一个群体是即将或已经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农民工。事实上,整个劳动力市场对大龄的农民工确实越来越封闭,在城市的正规用工市场里,45岁以上就很难找到工作。对于这部分群体,要为其提供一定的轻体力劳动岗位。同时,相当一部分农民工退出用工市场后不会回到农村老家去,而是会回到附近的县或者镇去生活,所以故乡的县城要做好接纳准备,为他们提供一些公共服务。
另一个群体则是新生代,特别是大约6000万名90后、00后农民工,学历越来越高,对自己的社会接纳度也非常敏感,因此希望能够要加强企业组织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并且,在保障房的供给上,也应该逐步考虑到新一代农民工住房供给的保障。
县域应成为城乡转型的枢纽
“地级市主导的城市化让县级城市失去了非常重要的枢纽功能。”刘守英指出,要构建城乡融合新形态,需从城乡二分转变为城乡融合思维,破除“单向城市化”思路。要认识到城乡融合是一个连续体,一定要把乡村、镇、县城、城市纳入一体的城乡连续体,形成包括省会城市、地级市、县城、镇、村的城市体系。而在其中,地级城市只有土地城市化,没有人口、产业的集聚,因此不能用地连接城乡,而是要让县要承担城乡转型的枢纽。
此外他提出,对于人口流出的村落要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一方面要整合耕地,经营权集中,小块变大块。不过他强调,这并不意味着要把村庄变成大的社区,而是要改变原来以小组为单位的宅基地的配置,比如几个小村合成一个相对大一点的村,形成村落、村镇;另一方面,宅基地跨小组配置,宅基地审批集中到适度集聚的村落。通过宅基地和耕地的整合,乡村的面积就慢慢扩大了。对于农村的产业,他认为可以向规模化或精致农业的两个方向发展。一县可以从事某一主导产业,形成具有产业优势的规模化体系,做好吃、精品、新鲜、地方化的独特品种。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很赞哦!(39553)
上一篇: 节前供需两强 节后煤价若何?
相关文章
- 铁祸去ZDY7300LX履带式液压钻机操做下场
- 记者探营京郊蔬菜基地:白菜跌成“白菜价”,去年4元今年六七毛,菜农纷纷喊难
-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专家预计明年大概率恢复正增长
- 五一返程高峰到来!5月3日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935万人次|快讯
- 市场贯勾通接供需单低 甚么光阴迎去拐面?
- 连续两个月指数下降!中小企业发展4月遇冷背后:仍处于恢复性阶段
- 央企重组新动作:中国电建筹划分拆新能源业务独立上市
- 台风“杜苏芮”登陆,五月天演唱会“主会场房顶都掀飞了”,多地开始部署防范次生灾害
- 鄂我多斯今日诰日正式施止电子煤管票 对于产量暂无素量影响
- 同比增长6.3%!前4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74亿元|快讯
热门文章
站长推荐
友情链接
- 北港库存连降半个月 往库200万吨 今日北港煤价涨幅扩展大 产天激情背好 收改委散会+陈说
- CCTD:减价过眼云烟,止情回回根基里
- 今日,心岸煤价再次仄稳上涨!
- 那,即是往年煤价降降的原因!
- 山西:煤冰小大省的“标致”寻供
- CCTD:财富需供仍较强 煤市震撼有多少回
- 【江湖不雅见识】产区市场救命后仍存上涨能源
- 电煤报价跌了20元/吨!
- 新疆煤冰市场产销两旺,规画铁路运输量屡坐异下
- 山西省宣告《指面定睹》 煤冰财富要当能源规模数字化转型排头兵
- 节后第一天降!环渤海心岸价钱
- 下温天气去袭 煤市可可顺转
- 需供有限,印僧煤继绝跌!
- 市场煤价临时回降 前期仍有上涨空间
- 国家电投内受古公司煤冰歇业多维提量删效真现“四个100%”
- 新一期产天神华价钱再次下调!山东自备电厂提价!
- 夏日煤价重心将上移 商业商操做空间扩展大
- 市场幻化莫测,心岸能源煤报价再现小涨
- 中煤协宣告《闭于做好迎峰度夏时期煤冰保供稳价工做的建议书》
- 中国煤科明相第26届天下采矿小大会及展览会
- 煤价事实下场战擅温同频共振了!产天中购价钱迎去远三个多月的初次上涨
- 提供过剩场所时事下,炼焦煤趋向性背下易止修正
- 甚么光阴迎去煤价真正在的反弹?
- 山东能源彭庄煤矿: 背“非需供无价钱”节约改擅要价钱
- CCTD:动煤阶段性反弹延绝
- 5月份宁夏煤冰价钱降降
- 北港市场今日掉踪降头上涨 电厂日耗继绝走下 保供稳价再上日程
- 今日北港继绝贯勾通接涨势 产天总体煤矿现小大额涨幅
- 六月份煤价呈W型仄稳
- CCTD:水电预期转好 动煤延绝下止
- 印度雨季煤冰提供短缺,国内电煤远两个月内不会有“燃煤之慢”,煤价反映反映而降!
- 夏日煤价有看正在800元/吨以上运行
- 能源煤稳中偏偏强;期货小大涨,单焦激情有改擅
- 为能源止业职工牢靠保驾护航:斗极六开携手华为擎云,挨制职业健歉小大数据操持仄台
- 煤价将迎去止跌反弹止情
- 中下旬煤价仍有上涨空间
- CCTD:能源煤反弹下度或者将有限
- 尽管皆是上涨 但北港、产天、下贵情景各有无开 北港涨幅匹里劈头缩窄 产天空气正浓
- 七月份煤价重心将继绝上移
- 今日北港煤价再次上涨!
- 心岸煤价涨幅匹里劈头缓解,产天反倒涨劲真足!
- 受煤提供删减,监管仓要谦了?
- 北港市场煤价再次进进限价区间 且与当月年度少协价钱好异缩至50元
- 煤矿顶库电厂不接 水电厂背约中少协“摆到桌里”?
- 古夏煤价运行相对于晃动
- 心岸煤价止跌走仄 国内里扰动煤价身会集开隐现
- 煤市供需格式偏偏宽松化 夏日煤价仄稳规模削减
- 电厂下调煤冰收受价钱,规画产天煤价焦虑性兜销!
- 水电删了15.9%,秦港5500会正在830元/吨以上!
- 齐国多迪现下温 迎峰度夏已经去了 能源煤提供若何样?价钱是不是隐现仄稳?
- 内贸煤价钱下风下,卖圆挺价激情赫然
- 榆林市能源煤市场价钱或者延绝启压偏偏强下止
- 煤价上止之路能走多远?
- 【江湖数据】印僧煤重新具备价好下风
- 煤价跌的比力任性 甚么光阴迎去触底企稳
- CCTD:短时候煤市走背探供
- 下贵不美不雅看稀稀,本轮煤价涨势竣事?
- 2023年半年煤冰经济运行阐收:拟偏激克制煤冰进心规模战节奏,竖坐煤矿弹性斲丧机制
- CCTD:北港能源煤价钱再坐异低
- 煤市由衰转衰 煤价即将回降